中国交通报6月20日第6版讯(本报记者 杜爱萍 特约记者 廖文成 陈建阳 李广武 张洋 通讯员 赵勇)每年6至9月份,是各类院校招生的黄金期,也是毕业生就业的高峰期。据记者调查,近几年交通高职院校招生形势火爆,生源充足。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交通行指委)2013年对31所交通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结果显示,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5.1%,高出2013届全国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90.9%)4.2个百分点。
得益于交通运输发展提质增效升级,交通高职院校招生与就业形成了良性循环,较高的就业率、较宽的就业面和较大的发展空间,成为考生和家长心中的“香饽饽”。
招生火爆的背后
近几年,与其他行业高职院校招生难的状况不同,交通高职院校的招生形势可谓火爆。
据记者调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近几年省内统考报考率都在260%以上,今年单独招生报考率更是接近728%。6163银河手机版近5年招生计划录取率均超过92%,2013年超过95%,高于省内其他高职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近几年,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文理科招生投档线均高出省内三本分数线30分,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普通类专业招生录取分数线也超过三本省控线,外省招生有的省份录取线超过省控线200多分。
调查显示,考生选择交通职业院校的主要原因,一是行业基础好,发展空间大;二是专业技术性强,能学到一技之长;三是办学实力强,教育资源丰富。四是就业率较高,不担心找工作。
毋庸置疑,交通运输发展提质增效升级,为交通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需求,也提供了新机遇。6163银河手机版院长陈瑞晶认为,交通运输行业建设“四个交通”,其实质是交通运输事业向建设、管理、运营、服务转型,这个要求倒逼交通教育、交通人才要朝向促进就业导向,面向一线需求和应用型转型。交通职业院校始终把握转型发展的需要,调整人才培养定位,兼顾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提升、操作水平与技术技能水平提升,培养出一大批面向交通、立足行业、紧贴市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单独招生受青睐
去年4月,教育部出台指导意见,明确了高职教育入学考试的6种招考方式。目前,交通高职院校采纳较多的是单独招生、高职单考单招、省市统考等招生形式。
据介绍,单独招生最大的优点是有利于选拔动手能力强的职业型技术型人才,缺点是耗时耗力成本较高,招生组织工作较为繁琐复杂。高职单考单招对口中职毕业生招生,目前财经类、交通运输类生源较为饱和,部分制造类、信息类生源不足。省市统考招生目前仍是高职招生录取的主要方式,录取标准较为单一,但效率高、公平性强。
“应该说,不同的招生方式是互为补充又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都是为了满足学生和学校需求,提升办学水平,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服务。”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章华告诉记者,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采取单独招生的形式,吸收了许多优质生源,一部分高职院校也通过这个办法解决了部分招生计划,总体上效果比较明显。
在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贾俐俐看来,单独招生和对口单独招生更符合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这两种招生方式赋予高职院校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可以招录到更符合本校人才培养理念的考生。
据交通行指委秘书长屠群峰介绍,今年共有25所交通高职院校开展单独招生工作,共有471个专业点,计划招生14895人。许多交通高职院校在单独招生中引入企业参与,从源头上保证了生源质量,为发展“订制教育”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既契合了国家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大目标,也顺应了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的大趋势。
行业优势拉动就业
就业无小事。近几年,交通高职院校根植行业,面向行业需求的各个环节、各个岗位培养高素质人才,就业面和就业质量呈现良好态势,就业率整体稳定并逐年攀升。如内蒙古大学交通学院2013届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6%,广东交职院近三年初次就业率均保持在99%以上,福建船政交职院连续三年就业率达99%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0%以上,南京交职院专业对口或与专业相关岗位就业的毕业生比率达到85.4%。
由于地域差异及各校优势不同等原因,不同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不能一概而论。总体上,道桥类、航海类、汽车类等传统交通运输专业稳中有升,物流、智能交通以及安全技术、能源类等新兴专业就业情况保持良好态势。
陈瑞晶认为,与其他行业比较,交通高职院校的就业优势比较突出:一是人才培养定位比较明晰。办学主要面向交通运输行业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与行业需求契合度较高。二是就业面宽。随着综合运输体系的不断拓展,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公路、港航、物流、轨道交通、城市公交、汽车制造等领域从事各方面工作。三是适合学生过程实践、顶岗实习的条件较完善。交通运输行业企业众多,对接人才需求的紧密度高,借助企业资源能够满足学生实践、实习的需求,使“教、学、做”合一,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四是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较完善。交通运输行业技术更新快,对从业人员技术技能水平要求高,并建有较完备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可满足人才终身学习所需。
“好就业”还须“就好业”
最近,有教育专家呼吁,高职“好就业”并不一定等于“就好业”,高职学生的就业质量总体上并不是很理想,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那么,交通运输行业状况如何?根据记者的调查,交通高职院校毕业生“好就业”与“就好业”也存在脱节状况,但程度相对较低。
原因何在?内蒙古大学交通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季秋成认为,表面上看,一是就业岗位、工作环境不能满足预期,二是薪酬待遇与期望存在差异,三是与毕业生的志趣爱好不符,四是就业观念上存在相互攀比等心态。根本上看,由于扩招、教育教学改革滞后等原因,学校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与行业企业需要存在脱节,毕业生的知识、技术和职业素养不能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高职‘好就业’是因为毕业生的职业定位不同,如何让学生‘就好业’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王章华告诉记者,学校不仅关注就业率,还要考量就业质量、专业对口率高低、学生发展优势和空间等。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会上提出,职业教育要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让职业教育为国家和社会源源不断地创造人才红利。
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是否对口是“就好业”的重要因素,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也更重要。近几年,福建船政交职院在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培养上下大力气,毕业生立足职业基础岗位,成长力得到加强,“好就业”向“就好业”转变的速度加快,毕业一年后月薪超过3000元,一定程度上超过本科院校学生平均月薪。